2)第一百零八章 功在千秋,赐贾琏土地!_红楼第一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姓。

  “二十三石八斗。”

  在户部的官吏称量完,报出最终数字后,整个现场安静地落针可闻。

  “臣恭喜陛下,这真正是祥瑞之兆!”

  韩鑛先拱手说了一句。

  “臣等恭喜陛下!”

  其他大臣皆跟着说了一句。

  “贾卿做的此事,于国于民皆极为有利,乃是大功一件,回朝后,阁臣九卿当廷议一下,如何叙其功绩!”

  承宣帝看着贾琏笑说道。

  “臣等遵旨!”

  方从哲等随即便回了一句。

  贾琏也谢了恩。

  他培育土豆这种高产农作物,也不是为了获得朝廷的恩赏,而是为减少一分天下大乱的可能性。

  因为要想避免天下大乱,就得让天下人人有饭吃,至少得让大康本国的汉人有饭吃,而不会因为饥饿问题走上造反之路。

  棉布、绸缎产量再高,依旧不是粮食,解决不了粮食危机,甚至会因为大量稻田变成桑田而加重粮食危机。

  所以贾琏必须得在这个时候让一种高产的新型农作物出现。

  不然,他新发明的纺织技术不但不能让更多人活着,只怕会让更多人死亡。

  一直站在资政学堂学员队里的卢象升这时候哽咽起来,捏着拳头,神色凝重。

  承宣帝注意到了这一幕,问着卢象升:“你哽咽什么?”

  卢象升毅然走上前,行大礼,红着眼道:“回陛下,臣看见如此高产作物,就想起了臣在大名府任府尹时,所见到的大量流民因饥饿易子而食最后还是饿死于道的惨状,若贾状元这土豆早些出现,何至于如此多生民成了饿殍,乃至泯灭人伦。”

  承宣帝听后沉默了下来。

  突然,承宣帝就又问贾琏:“除了朝廷接下来议的赏赐,你还想让朕封赏你什么?”

  贾琏思索片刻后,道:“臣想请陛下赐地!”

  “赐地?”

  承宣帝愕然。

  方从哲等大臣也很意外,也很不解,你们四王八公这些权贵让历代皇帝赐的庄田够多了,怎么还要庄田,如此,朝廷国帑怎么办?

  承宣帝倒是没有拒绝,想了想后,就答应道:“好,除让阁臣九卿们接下来廷议出的封赏外,朕就再赐你庄田!”

  “陛下且慢,臣不是要陛下赐庄田,臣是请陛下赐辽东荒地于臣,臣闻辽东金州、复州一带,汉人还不够多,以致于军需粮草依旧多赖内地供应,使朝廷军饷花费居高不下,臣想在那里的荒地推广土豆,迁移更多流民过去,替朝廷养活更多汉人,也算是作为朝廷勋贵应为社稷做的贡献,当置业于边陲,而非偷安于后庭。”

  贾琏禀道。

  他还有一个目的没说,就是将来可以把得罪自己的人也往那里流放。

  在贾琏看来,关外后金势力做大,未尝不与辽地汉人还不足有关,何况,若能往辽东迁去更多汉人,也利于将来向外兴安岭以北地区扩张汉人区域。

  承宣帝听后笑了:“朕倒是错会你的意了,还以为你是要关内好庄田,没想到你却要关外辽东的荒地,而目的竟是为了社稷长安,不惜将你贾家产业布于边陲,你这是要逼得你贾氏子孙将来想让朝廷一直不让边疆寸土于敌吗?”

  “圣明无过陛下。”

  贾琏回了一句。

  承宣帝想到许多权贵官僚多是去南方置产,也就感慨道:“若诸王公皆如贾府这般,何愁国家不强!”

  接着,承宣帝就道:“辽东各处,就由卿任选一处荒地,一县之内,不拘大小,算朕御赐之永久庄田!”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