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1 章 缫丝厂开工(下)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常被潘专员说是成色不好,压低价格,别说算极品,连甲等都算不上,最多只能算普通生丝出售。

  想不到这小小的昌隆缫丝厂,才10个雇工的小作坊,刚刚试产第一批生丝,就能得到潘专员如此评价,还能卖上如此好的价格,这也太打击人了!

  最让他们郁闷的是,那得意洋洋的年轻后生陈启沅,竟然说什么机器缫丝,一人可抵熟练丝工十余人,日课缫丝五十斤,产品均是优质,他们眼下的二台缫丝机只是试验,接下来准备扩大经营,多添置些缫丝机,要达到上百台的规模,帮工也要请到数百人。

  天呐,要是这样,岂不是滚滚的银子都被这年轻后生赚去了?不行,回去自己也要购置这样的缫丝机才行。

  李三爷心中很快打定主意,转眼看向其余的几名本县缫丝作坊主,均是满眼火热,想必都是打着这个念头。

  ………

  几天后,昌隆缫丝厂又举债新购入蒸汽机和缫丝机,增置机器设备,扩大规模。

  不久,每日的生丝产量达到五六百余斤,每天都能产五担以上的生丝,这还是没有日夜开工,若是再延长开工时间,怕是要每月可产二百担生丝。按购入的蚕茧和卖出的生丝差价,每担生丝卖给南洋公司,不算税,便可卖280两,今年听说因为欧洲水灾,生丝价格高涨,极品生丝南洋公司收购价格可达三百两银子每担,这样的话,昌隆缫丝厂每月流水进账便能达到六万两,当然,如今朝廷已经要求不用银两结算了,全部改为圣币,也就是九万元。

  如今昌隆缫丝厂生意火热,陈启枢庆幸自己听从弟弟的话,没有前往安南。在异国他乡做点小生意,就算挣钱,可又哪有像如今这样生活美满?在自己家乡,守着老父亲,每日财源滚滚,如潮水般的银子,哦,是圣元,蜂拥入账。

  而陈启沅却还不满足。将投产一个月便赚得的上万元盈利,全部又投入蚕茧收购和设备添置中。由机器生产的这种“昌隆洋丝”色泽明净、粗细均匀、不夹杂丝皮、开解顺畅。一投厂就货如轮转,产销两旺。

  因为是冬季,蚕茧原本就不是很多,很快,连南海县一带冬季存货的蚕茧都被收购空了,昌隆缫丝厂派人去附近的顺德、东莞、花县、肇庆等地收购蚕茧。并且,陈启沅提前和南海顺德等地的桑农签订协议,约定来年的蚕茧全部售卖给昌隆缫丝厂。

  一时间,昌隆缫丝厂成了南海县乃至广州府蚕丝业的明星,陈启沅也成在南海县远近闻名,南海县和广州府的大大小小的缫丝作坊纷纷派人来西樵乡简村的昌隆缫丝厂,过年期间以及过年后,几乎隔天便有作坊来参观学习,准备回去来年也要仿建这种西洋机器的缫丝厂,扩大规模。

  这其中,特别是李三爷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