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鲁子敬才气纵横_天下英雄刘玄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够打开眼界,不再斤斤计较眼前得失。

  元从谋臣只简雍一个,才具不说跟日后的诸葛亮、鲁肃、刘晔、田豫比,就是跟孙乾相比,也差了不少。无怪乎后来简雍只是东方朔之类的宠臣,并无什么职掌。

  刘备脑中转动,将麾下臣属过了一遍,深有英雄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感。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五月,西凉诸将李傕、郭汜、张济、段煨等听从贾诩之计,合兵西攻长安,路上又与胡轸、杨定合,沿途收兵,至长安时众十余万,与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等合围长安。

  六月一日,李傕等攻破长安,吕布率数百骑兵逃走。李傕等遂杀太常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吏民死者万余人,狼藉满道。

  六月二日,天子在被胁迫下,下令大赦天下,以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其余诸将皆为中郎将。李傕等以朝廷名义杀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等,权倾朝野。李傕等欲以贾诩为左冯翊,贾诩推辞,又以为尚书仆射,贾诩又推辞,最终受任为尚书。

  镇东将军、青州牧刘备以从事中郎费通为使者,前往长安,拜见天子,贡献财物、珍玩,又发布讨伐黄巾之檄文,率兵进入济北国,于卢县击灭黄巾一部,斩获数千人,随即南下,攻占蛇丘,又取巨平。巨平县属于泰山郡,而为黄巾袭取。

  应劭心中不安,询问正在其处做客的刘备使者王文。

  王文答道:“历城属我济南,而应公擅自占据不还,请以历城易巨平。”

  应劭同意,遂撤历城之兵回奉高。

  徐州刺史陶谦也打出讨伐黄巾之旗号,举兵西上,击败彭城相薛礼,占据彭城。薛礼率败兵南下扬州。陶谦表任汲廉为彭城相。

  臧霸、孙观、吴敦、昌豨应刘备所邀,率兵自费国北上,击破南武阳,袭占鲁国之卞县。鲁国相陈逸束手无策,困守鲁县不出。

  刘备、臧霸会师夹击泰山之势已十分明显,应劭又怒又惧,大骂刘备狼子野心,跋扈不臣。王文请见应劭,应劭欲杀之。一向强硬的应举却劝应劭再次召见王文,看他意欲何为。应劭犹豫后同意。

  王文见了应劭,对其怒视恍若未见,从容道:“应公,今日形势如此,已非人力所能为。刘公提青州精兵驻于巨平,泰山之险已不足凭,又有臧宣高、孙仲台将悍卒北上,两相合兵,何止数万?而应公之兵不过数千,如何能敌?为公之计,莫如开城迎刘公。刘公必厚德应公,仍会置应公以郡守之位。以刘公之英明神武,若平黄巾、定兖州,奉迎天子、再兴汉室,并非难成。届时刘公亦有功,则刘公不仅免于祸,且得其利也。”

  应劭难决,询问亲信。

  应举率然道:“形势比人强,彼为刀俎,我为鱼肉,身家性命皆操于其手,犹豫亦有何益?”他之前是力主抵抗刘备的,但那时东有臧洪,现在臧洪已为刘备所破,且其已平定后方,兵力源源不断,袁本初、曹孟德又各有事,难以为援,泰山一郡之地如何能敌青州一州之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非智者也。

  应劭长叹一声,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对王文道:“归告刘公,老夫愿降。”

  刘备得信大喜,泰山兵精,自己与臧霸合力,虽有把握必破奉高,但肯定要付出相当的伤亡。如今应劭投降,真是天大之喜。

  鲁肃建议:“应仲瑷非果决之人,心中仍有侥幸之念,将军当速将此事落定,勿要给其摇摆机会。”

  刘备然其计,遂带领五百骑兵立时出发,绕过博县,直奔奉高。

  应劭答应投降后,回去想了半天,果然又心有不甘,举棋不定,对应举道:“泰山精兵数千,足以守奉高数月,其时袁本初或曹孟德不能派出一兵来救么?”

  应举劝谏道:“首鼠两端,取祸之由。袁本初远水不解近渴,曹孟德自顾不暇,如何来救?望曹孟德能速破黄巾,岂非期许太高?”

  应劭仍旧犹豫,亲兵来报:“刘青州已至城下!”

  应劭大惊:“何其速也!”顿足道:“开门相迎!”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