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一章 之前_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不断的增加。

  陆炳在京师和蓟县一带构筑了防线,和他对峙的华州军马也不着急发动攻击,就是在聚集和调动。陆炳也曾想着主动出击,但是每次的出动都在华州军面前碰的头破血流,后来也是不敢动弹。

  只是希望山西和陕西的边军过来,增强自己的力量,最起码要等到占优势,或者说自以为占优势的局面的时候,才开始决战。

  华州军的后勤系统在理论上还是很出色的,不过却也受限于这个时代的运输条件,所以华州用了个笨方法,刘十三率领的大军一路击破滦州,扫清了山海关和滦州前后的明军残余部队。

  然后通过海运,陆运各种方式,在渤海还没有封冻之前把关外各个农垦区和牧区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粮食和牲畜集中到关内去,以滦州为中心,已经是变成一个大的仓库群,巨量后勤物资都是存放在这里。

  江峰身为中军主帅,做的却是司粟校尉的活计,也就是后勤总管的工作,他率领的大军到达滦州之后,直到这里的所有完备,这才继续的南进。

  这也是为什么华州军虽然是一直在胜利,可是却没有什么推进速度的原因,士兵们要吃饭的,战马要吃草的,军队不是机器,后世有军事家说,打仗靠的是后勤,到明朝也可以说,打仗依靠的是粮草。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后勤供应,所以刘十三的部队才毫无后顾之忧的在战斗,即便是这样。这支军队的推进速度也称不上迅速。

  历史上有些近乎奇迹的军队存在,什么日行百里,神速行进,横扫大江南北,但是这些军队的给养都是依靠在本地的抢掠来维持,固然是行进速度快了,可是所过之处,却一片焦土。

  华州军入关,都是汉家天下,本族相争,如果说下手太狠,不留余地,恐怕将来的统治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所以司马从事和亲兵营也算是绞尽脑汁,要削弱大明的统治,却不能让地方上太乱。

  本来这样的大军之战,到处起事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出现唐末五代那种天下焦土,有如地狱的景象。可到了现在,各地混乱不断,可是每处都是大族和官府明争暗斗,地上的黎民百姓最多是日子难过些,提心吊胆一点而已。

  既然日子还勉强过得去,那么百姓和基层文人的舆论就很容易受到某些动向的左右了,比如说开始的时候,除了沿海和关外某些地方的人,一概是痛骂华州是乱臣贼子,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随着华州军不断的胜利,在江南北方占据大片的地盘,民间开始有什么嘉靖本不是成祖朱棣的直系子孙,得位不正,上天排天兵天将来匡扶正位,等等,其中有一条传闻最为靠谱,是说在临沂消失的泾王就是华州的大王,他是弘治皇帝的亲生子孙,这次要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