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通海口岸_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府军的一个团抗衡。

  更重要的是,这些士兵都是经历过实战的老兵,虽然剿个土匪打个马匪的伏击不算什么大场面,但却培养出一大批心理素质良好,作战灵活多变优秀的基层军官。

  有了这么多优秀的基层军官,段国学23年初不再小规模的扩编军队,而是一口气就扩编了两个师两万多人,空军的建设也从这时开始从小规模实验性的发展进入到批量、成建制的建设。

  不过段国学这么大的军队建设就和他的行政建设一样,多做、少说。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民团征兵,但更多的人一直认为民团的兵力也就是五千多人。

  而经过几年的休生养息,1924年初冬,在民团的作战室里,硕大的沙盘旁围绕着兴民公司还有民团的几个大佬们。段国学看着沙盘上表示着不同势力颜色的小旗子好一会,深叹口气。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总指挥,你决定往哪打了吗?不管你是往哪个方向进攻,我们民团敢保证,3天之内突进100公里。1周之内这100公里范围内你将看不到其他的任何势力。”唐毕强信心满满地介绍着。

  “你们觉得往哪里打好。”没有理会唐毕强,段国学目光转向阳桂平、孙立达等非军事官员。

  “在你一贯低调的作风前提下,我认为往西,向云南、贵州进行扩张比较好,占领这些地方不仅简单容易,同时也不会在国内引起什么动静,符合你目前的行动准则。”阳桂平边说边从唐毕强手中抢过他刚点燃的香烟狠狠地掐灭在烟灰缸里。

  “我倒认为往西扩张不是什么好主意,虽然经过我们一年多的渗透和宣传,如果要占领收为我们的地盘不是什么难事,可关键是这里实在是太偏僻太贫穷太多山了!虽然资源丰富但却没有我们缺稀的矿藏需要,而且山多石硬,修建公路的成本实在是高!而且人际稀少,对于我们的战略发展不是很有利。我建议往北,北边有着我们需要的铁矿和大量的人口,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资源。”孙立达搬着手指头一边心算着投入和产出的收益比一边说到。

  “我赞同,老是钻山沟打土匪这些小仗,我感觉自己都成了山猴子了。”熊普亮在旁边发着牢骚,这几年因为种是打连、排级的这种小规模的战役,熊普亮空有一个师近万人的兵力却不能让他过过大兵团作战的瘾,实在是把他给憋的慌。而旁边的几个军事主官也不由自主认同地点着头。

  “我也赞同往北,桂北的基础教育做的好,学生好学。”王水林也捻着蓄起的几根胡子慢悠悠地说着。

  “还有呢?”

  “往东!”一直不出声的黄林突然开口说到!

  “往东?那可是陆老头的地盘,虽然那老不死的今年败给了姓李和姓白的两个家伙,但沈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