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乎_惊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躲避,内心深处有一种先天的畏惧感。只有混迹人间多年的妖修,比如花总和吴老板,才会渐渐了解到实际的情况,知道那些所谓的捉妖师大概都是什么来历,但仍有本能的忌惮心态。

  其实人间传承修行大派弟子,虽然常常有降妖除魔之举,但他们大多只是遇上了顺手为之,或者听说了哪里有妖物作乱才会特意去镇压,平时并不会没事找事、刻意在人间搜罗什么妖修。自古就有妖类混迹人间,这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秘密,好端端的找人家麻烦干什么?况且各种妖修往往都有一身怪异的神通法力,真动手拼命的话,降妖者付出的代价可能也非常大。

  妖类混迹人间,偷鸡摸狗的事情多多少少也都干过。但是凭他们在人间多年的阅历、又有一身神奇的本领,想混个体面的身份过舒适的生活并不难,也用不着使用那些作奸犯科的手段。比如吴老板化为人形在闹市中已经有三十年之久,它们的寿元可比普通人长的多,也极少受到普通人的威胁,就算老老实实的也能混出个名堂来。

  通常情况下,妖修只要所作所为不过分,没有闹出什么祸乱,正经的大派修士是不会特意去找麻烦的,除非正好遇上了教训几句、假如运气特别好说不定还会指点几句。世间事自有世间法,古代有捕快当代有警察,他们自然会去管的。世间法度都管不了的时候,人间修士才会出手。

  国外新闻界的有一句俗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世间高人通常并不特意理会那些混迹红尘的妖修,或者顺理成章的降妖除魔,并没有太多故事可说。那么流传下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便成了《白蛇传》一类,让世间的妖修听了,对自己的处境也很是愤愤不平啊,所以花总刚才提道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才会有那样的感慨。

  有一句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时并无特定的褒义或贬义,它在描述一种客观情况,指的就是思维与行为方式的不同。这是在出生的根基中就决定的,很难完全消除,除非所处的环境和周围指引他的人有强大的包容性,最终能达到和光同尘之妙。但是这样的环境和这样的人很难得,大多数妖类也很难有这种幸遇。

  对于妖类来说,其实最麻烦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学了几手法术的半吊子散修,他们能发现一些妖类的踪迹,炫耀手段或以此谋利,以所谓的降妖师自诩。这种人对于修为浅薄的妖类来说是极大的威胁,就算是那些修为高深的大妖也很头疼,想出手对付他们并不难,但那样很可能会暴露自己的行迹,无法以原来的身份继续呆下去,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另一种人是各派刚出山的弟子,年轻气盛,自负修为不知天高地厚,有扬名立万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