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师徒合作(下)_范进的平凡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沙乡,若是再出什么变故,只怕恩师也不得安稳。”

  “我叫你来,就是与你商量个章程,你我既是师徒,便是利害相关。你也知道,你的案首是为师点的,如果为师的位置不稳,你这案首也不安稳。现在咱们得同舟共济,想一个章程。为师的担子很重,其中艰苦,外人难以理解,也只有师徒之间,才能说几句心腹话。”

  侯守用第一次承认了与范进的师徒名义,虽然依旧只限于密室之中,并无第三人在,但与过去范进单方面称呼他不应声不同。从这一刻起,两人就有了利益上的捆绑,只要侯守用还是南海父母官,就有义务帮衬自己这个弟子,反过来弟子也要为恩师效力,荣损与共,利益共享。

  “恩师,弟子明白您的意思,南海地大事繁,钱粮的事很是为难。以佛山为例,那里有银子,而没粮食,非要他们按耕地交粮,他们就只能想办法去买。可是要夫子,他们肯定不答应。矿上少了小工,谁去采铁,谁来冶炼。那些矿主又多是有力量的,手上又有铁器,如果纠起几百人民变,怕不是立等就要有大祸。放下远的说近的,就指拿金沙乡来说,十八村闹起来也非同小可。学生现在可以跑一跑乡里,与各村甲首相谈,只要能按着范庄的章程办,叫银不出丁,想来他们也就不闹了。可是……弟子一介书生,怕是不足取信于他们。可否请恩师一枚私章,也好算个信物。”

  侯守用额头上也冒出汗来,心知自己一时不察,几乎犯了个大错误。南海县是广州第一大县,所辖土地相当于两到三个县之和。因为地方太大管理艰难,不得不把县丞派驻到佛山另设一个衙门,实际形成子母县的格局。

  地方大,事情自然就多,一个县辖下各处情形不同,面临的实际困难也不一样。上官眼里,各县只是个文字概念,随便下一道命令就要求执行,只有亲民官才能明白自己治下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以南海为例,名义上是一个县,但是却不能实行一样的正策,南海本地的经济情况与佛山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作为这个时代的官僚,侯守用并不缺乏历事经验,但是理论联系实际,视地方实际制定不同的正策,这个要求就未免要求过高。

  限于时代,侯守用只能做到这个时空中普通官僚的水平,像范进所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辖地各村落具体情况制定标准,就超出其能力范围。但是他确实可以听明白范进说的是对的,另一点也确信,范进可以帮自己的忙。

  “私章不如活人,我让侯义陪你一起去谈,算是我的代表。至于你说征夫拉丁的事,咱们南海确实有难处。可是按你说的,以银折抵,到时候军门找要粮食要夫子,我们又该怎么办?”

  “恩师,咱们广州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